【快通新聞 記者蔡文雄/台南報導】崑山科技大學空間設計系執行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112年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日常生活的故事體驗-社區劇場與宜居環境的共構」,11月2日於台江文化中心台江劇場演出舞台大戲《洄.家》,四百個座位座無虛席,空設系師生在活動中不僅擔任演員,負責各項舞台、道具、美術設計等任務,實現了大學社會責任的計畫精神以及青銀共創的跨世代跨領域合作模式。

該次活動與安南區公所、土城子鄉音劇團、登陸社區、城西社區合作,全程以台語演出,跨越四代三十名素人演員及二十位幕後技術人員熱情參與,全劇分為「討海人生」、「圍海佔地」、「離鄉:洄.留」、「虎爺借錢」、「相放伴」和「黃昏的故鄉」幾個段落,以真實的人生際遇為基底,演繹台江子弟對家鄉的深厚情感與期盼,有別於台江二百年的歷史架構,《洄.家》聚焦於在地居民在台江土地上生存奮鬥的生命故事,反映了常民生活文化與記憶。

計畫主持人空設系郭一勤助理教授表示,由水保署所核定的「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日常生活的故事體驗-社區劇場與宜居環境的共構」提供了跨越單一課程、空間地理以及社會階層的機會,讓學生有機會進入田野回到土地,將學習的空間設計及劇場技術靈活應用。參與學生包括研究所及一、二、四年級學生,成員間彼此分工合作,除了擔任演員,也承擔舞台設計、視覺設計、影像剪輯後製、道具製作以及舞台技術人員等繁複工作,展現系所的專業能量。

該次作品《洄.家》源自於安南區公所執行年度社區劇場計畫,初期由土城子鄉音劇團進行田調紀錄,將阿嬤們的生命故事重新編排呈現,接著由李秀珣導演負責編導,結合台南安南區登陸社區及城西社區民眾演員,利用每週兩天的夜間時間進行練習及彩排,前後歷經三年淬鍊而成。崑山科大空設系師生的加入,則是為這齣戲注入活水,不僅參與演出,也承擔舞台設計、道具製作、美術設計乃至舞台技術監督等事務,是社區劇團得以克服專業劇場的關鍵力量。

協同計畫主持人林秀慧助理教授說明,《洄.家》是一個跨世代共融共創實驗性合作成果,觀眾因家鄉歷史敘事貼近自己的生活經驗,加上演員真實及自然的演出,令觀眾深受感動,好幾位演員的家人從北部搭高鐵返鄉看阿嬤演戲,某位演員阿嬤的孫子說:「雖然我聽不太懂台語,但是阿嬤表演得好精彩,我感到很驕傲。」每位銀髮族演員熟記台詞、動作與走位,最後站上符合國際標準的專業舞台,成就感滿滿。

林秀慧助理教授說明補充,有學生們的參與,讓這齣戲得以成真,為重現「扛茨走溪流」避水患景象,劇組將市定傳統工藝保存者李養匠師製作的「竹籠茨」搬進台江劇場、82歲美珠阿嬤手補魚網唱著古老歌謠、「龍母教子」在海浪中狂舞、學生製作虎爺神轎,並飾演虎爺莊嚴出巡等精彩段落,提升社區劇場的美學印象,為台江地區的文化歷史留下深刻的紀錄,也為大專院校農村實踐共創計畫寫下輝煌的一頁。

圖說:空設系學生擔綱演出虎爺轎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