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通新聞記者蔡文雄/台南報導】台南應用科技大學服飾設計管理系於113年成立「衣加衣服飾設計工作室」,積極推動循環設計與資源再利用,將庫存布料再設計與舊衣改造,注入新生命。南部科學園區的聯華電子公司於113年3月在南科啟動「循環經濟資源創生中心」建設計畫,為南科首座推動廢棄物資源化的研發中心,與南應大服設系「零浪費再設計」理念不謀而合。雙方選定「無塵衣再利用」為合作研究主題,針對半導體無塵室所使用的抗靜電無塵衣進行應用設計,成功打造出兼具防電磁波功能、美觀設計與環境友善的創新產品,為時尚產業帶來循環經濟新解方。

無塵衣布料多以聚酯纖維結合碳基纖維、導電塗層或金屬絲製成,具備良好的抗靜電性能,本研究委託專業單位測試後發現,其電磁波屏蔽效果優於市售防電磁波服飾,顯示使用過的無塵衣可轉化為功能性織品應用,開創材料再生價值。研究團隊以回收無塵衣布料為主體,設計製作四款防電磁波工作圍裙樣品,包含防電磁波孕婦裝、孕婦圍裙、中性風工作圍裙、小熊親子圍裙等,並採用綁帶設計以符合各種體型與年齡層使用。材料設計採用三明治夾層結構,外層為美觀布料,中層為無塵衣屏蔽層,內裡使用親膚面料,兼顧美觀、功能性與穿著安全,並已於2024年11月21日取得”屏蔽電磁波之布層構造”新型專利M663370。後續產品可拓展應用至工作服、成衣、手機套、窗簾、電器蓋布等多元生活機能品,實踐「回收再設計即時尚」的核心理念,打造具備永續價值與市場競爭力的創新產品。

在淨零與減碳效益方面,以一件重量約500公克的無塵衣為例,若以焚化處理,每件處理費約為0.05美元,此外,聚酯纖維碳足跡因子為5 kg CO₂e/kg,焚化一件無塵衣將產生2,500g CO₂e(約0.0025公噸)。若按每公噸碳補償價格50美元估算,每件碳費約為0.125美元。換句話說,每回收一件無塵衣即等於節省0.175美元的處理與碳補償成本。循環經濟與市場潛力,製作一件防電磁波圍裙的估算成本約為20美元,而市售類似產品價格介於60至100美元間,一件利潤達40至80美元,再生商品不僅具經濟價值,更呼應ESG、SDG與永續經營精神,為企業與社會創造多重利潤與影響力。

南應大服設系林妙姿主任表示,本研究透過材料再利用,成功驗證無塵衣作為防電磁波服飾材料的可行性與高效能表現;經過材料驗證,回收碳黑核心聚酯包覆纖維無塵衣,其電磁波屏蔽效果優於金屬導電材料,證實具備功能性應用潛力。夾層結構設計避免再利用布料與肌膚直接接觸,確保穿著安全與舒適,為回收材料服飾化應用提供創新解方。創造永續價值讓每件無塵衣再利用不僅降低廢棄物量與碳排放,亦具備商業化與獲利潛力,為推動循環經濟、實踐ESG治理與國際SDG永續目標提供具體範例。南應大楊正宏校長勉勵研究團隊持續深化永續設計研究,鼓勵服設系與產業攜手,透過創意與科技跨域合作,打造兼具設計美感、功能性與環境友善的未來時尚,引領服飾產業邁向綠色轉型新里程。

圖說:聯電無塵衣圍裙圍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