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通新聞記者蔡文雄/屏東報導】呼應今年博物館日「在快速變遷的社會中展望博物館的未來」主題,客委會客發中心特別推出「六堆校園行動展」,校園首展於5月7日在高雄市美濃區龍肚國小開展,現場由龍肚國小學童們演出〈假黎婆〉客語故事短劇、策展人王信允發表同名單曲、及客家才子黃瑋傑與龍肚國小學童帶來「跈等」行動展主題曲等系列演出溫馨開場。
由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客家委員會委員劉仕彩、宋廷棟、李秉承、高雄市客委會主秘宋貴龍、屏東縣政府客務處科長邱善寧、高雄市政府教育局督學沈素甜、鍾理和紀念館館長鍾鐵鈞、高雄市美濃區龍肚國小校長林文毅、屏東大學校長陳永森及六堆12鄉區校長與各方代表,共同揭開送給校園兒童的神祕禮物箱,為行動展正式開箱!
客委會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表示,中心六堆園區與六堆12鄉區共同攜手推動六堆生態博物館理念,今年特別策劃「客家走入校園」行動展,首檔主題取材客籍文學作家鍾理和短篇小說〈假黎婆〉,結合中心典藏的數位影像及既往展示累積成果,以校園為展場、與在地的學童共同合作展示內容,以校園兒童、青少年為觀展客群、以合作共創打造童趣活潑的行動展件,落實向下扎根的理念,讓學齡兒童從閱讀與體驗中理解文學背後的生活記憶與族群文化;同時今年適逢鍾理和110歲冥誕,也是表達對作者深切緬懷及敬意。也特別感謝鍾理和紀念館鍾鐵鈞館長協助文本授權與審校、美濃區龍肚國小師生協作共創主題,並開放校園作為展示空間,讓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更成為客家文化傳承與創意發想的重要場所。
展示於協作學校龍肚國小展場的大型木作十分吸睛,學童緩慢轉動大型繪本動畫箱的旋鈕,卷軸化的〈假黎婆〉故事一幕幕映入眼簾;點選影音觸控遊戲箱,能認識原客服飾的差異、學習與故事相關的客家諺語及唸謠。現場還可看見結合兒童視角所創作、充滿童心的展示內容,透過老師們的引導,由孩子視角所理解與產出的原客生活文化特色,以及由客庄生活、生態議題所產出的祖孫生活記憶、大樹伯公家庭樹及與食農教育結合的客庄常見蔬果植物等,大家親手完成的作品也成為展件的重要一環。龍肚國小校長林文毅提到,學校位於鍾理和文學路徑沿線,長年致力於自然生態與食農教育,推動客語生活學校計畫,這次全校師生總動員參與策展前置共創,一同閱讀文本、排練全客語戲劇與主題曲,由黃鴻松主任等多位主任及教師們帶領各年級學生透過主動觀察、手作與走讀等多樣形式,思考故事延伸的共創主題,是很難得的經驗,也希望未來有更多學校持續參與展示內容的共創,以累積更多適合學校教學運用的客家文化教材。
「六堆校園行動展」展期自114年5月7日至6月6日止,於週一至週五平日上午開放參觀,歡迎有興趣觀展的民眾或團體致電龍肚國小(07-685-1124分機11或12)預約,共同感受客家與學校共生的溫柔力量。有關「六堆校園行動展巡迴實施計畫」也將於518博物館日正式公告,歡迎有興趣之學校申請借展,更多相關資訊,請至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網站https://thcdc.hakka.gov.tw及六堆客家文化園區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liuduihakka 查詢。
圖說:六堆校園行動展」正式開箱亮相 龍肚國小化身行動博物館,參與貴賓展場大合影